央行再次定向降准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主角
新华财经北京5月6日电(张无)今日据央行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表示,对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档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该档次目前为8%。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此次降准的三大原因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分析,此次降准有三大原因。
一是贯彻国常会精神。二是执行结构性货币政策。颜色认为,这次通过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再次反映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用意。中小型银行是民营小微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对其降准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目标。三是对冲国内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四月份PMI数据低于预期,在三月份实体经济大幅超预期反弹的前提下,四月份实体经济有所回落是大概率事件,经济基本面可能出现适度降温。此外,由于猪肉价格的显著上升,四月份通胀压力也可能会有明显上升,PPI适度回升,CPI也可能上升较大。今年A股走势极其强劲,几乎呈现单边看多趋势,累计了较多的风险,在内部和外部潜在风险影响下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在此背景下,定向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原则,对冲潜在的内部与外部风险。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2012年后央行从未在5月份实施降准,本次降准时点突然,凸显了政府平抑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决心。今年降准等货币政策的推出已经摆脱了往年基于流动性缺口的政策框架,逆周期和信贷两个矛盾成为后续货币政策的主要关注点。
短期内较难期待全面降准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点评称,本次定向降准是对我国准备金管理框架的进一步完善;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引导思路,同时也是弥补短期资金缺口的需要。以结构性降准代替全面降准更加体现了货币政策在从救急模式向稳健中性回归。回归并不等于收紧,在诸多不确定性仍存情况下,流动性预计仍将维持合理充裕,但仍具备灵活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主角。此次定向降准也不代表货币政策再次转向宽松,而是完善准备金管理框架、结构性引导的工具。短期内已经较难期待全面降准,预计TMLF、PSL、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工具会扮演更多角色,准备金率考核等激励机制也有望进一步完善。
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非对称降准操作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是有助于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央行通过“非对称降准+TMLF+OMO”操作用于置换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提供的长期流动性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通过中小农商行传导,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从而传导至实体经济,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中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
二是有助于推动宽信用效果,逐步实现实体经济企稳。由于5月14日是MLF到期,5月15日通过非对称降准续作,有助于缓解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对中小农商行投放信贷为银行体系带来的基础货币流出压力,提高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有利于经济提前企稳,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centralbank/pboc/10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