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人民币境外贷款需澄清几个误区
□胡月晓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海外的客观需求。因而,在宏观政策分化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下,中国经济要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发展人民币境外贷款,既是有效应对现实挑战的切实举措,也是进一步对外开放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经济走出去,按跟随客户原则,中国金融也应走出去,境外贷款是最为初始的走出去方式。
截至2018年三季度,我国人民币境外贷款余额为5025亿元,占全部人民币信贷余额的0.37%,当年新增531亿元,同比多增569亿元。可见,人民币境外贷款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要在“去杠杆”的同时,实现“稳经济”、“防风险”等诸多目标,发展境外贷款,既可实现上述诸多目标的协调,又能促进金融的发展,还有利于金融改革深化。
发展本币境外贷款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这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对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人民币贷款,可增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金融联系,增强这些国家的发展能力。中国同这些国家在人民币项下的经济、金融交往,显然可以摆脱过去常用国际货币,因发行国越来越忽略国际义务而造成的日益上升的动荡。
其次,有助于中国外贸多元化发展。对境外人民币放贷的增加,显然会直接带动海外对中国商品和资本需求的增加。对境外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是中国银行业的主动行为,这意味着中国可主动配给信贷,选择能切实促进中国出口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对境外放款地的调控,中国可实现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
复次,有助于人民币有序国际化。货币国际化对一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促进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际经验表明,货币国际化进程中要谨慎处理好和资本项目开放间的关系。而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开放,本身又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资本开放和国际化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一些国家为防止资本开放后带来的国际金融冲击,甚至放弃了一度力推的本币国际化。通过境外放贷流出去的人民币,要么通过商品购买回流中国,要么形成外国政府和机构的外汇储备、国外资产,成为国际商品和金融市场上的流通货币。通过贸易渠道回流中国,或者成为国际商品交易中的流通货币,人民币实际上就充当了国际结算货币;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流通货币,人民币就成了国际投资货币;成为外国政府和机构的外汇储备、国外资产构成,就是国际货币的最高级形式――储备货币。
再者,有助于国内“去杠杆”。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宏观杠杆过高,就是货币过度深化;因此,“去杠杆”就是要扭转当前货币过度深化的状态。从宏观经济平衡的角度,要保持汇率稳定。发展人民币境外贷款,是主动顺应货币外流趋势、化解贸易压力的有效举措。发展境外贷款,可以在保持中国金融平稳发展的同时,不对国内货币扩张构成压力。不仅促进了国内放贷机构的资产国际化,而且使得金融机构能更有效地应对国内的“去杠杆”行为。
发展人民币境外贷款,需要纠正几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比如,境外贷款是资本(资金)外流,境外贷款发展会使中国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失效,境外贷款发展使国内货币政策失效等。从境外贷款发放的实际操作看,境外贷款跟商品贸易和基础设施投资直接相关,无论商业银行还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贷后的资金流向监控,都有严格的流程,通过海外放贷外流的人民币和金融市场上的资本和货币投资,即金融和资本项下资本外流,是有着本质差异的。无论是通过银行国际信贷,还是贸易、投资渠道,流出并分布在海外的人民币,积累到一定规模后会形成独立的海外人民币市场,并可能发展出自己的汇率、利率体系,不过这是任何货币国际化后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发展海外人民币市场,必然带来汇率管理复杂化程度的提高,这与是否发展境外贷款没有关系。货币当局在执行货币政策,如流动性调控时,人民币境外贷款作为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自然要受到监管。即使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跨境借贷行为,通过国际监管协作,人民币境外贷款行为,也会受到有效监管。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8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