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期中考”成绩单出炉 政绩乏善可陈烂摊子一堆!
2017年1月20日,当特朗普(Donald Trump)宣誓就职美国总统时,他承诺将坚持“美国第一”的政策。现在他的四年任期已经过半,美国和世界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虽然他成功缓和了贸易紧张局势,但面临不少挑战烂摊子,包括政府关门创纪录、经济出现疲软迹象、被民主党夺回众议院以及继续推进的“通俄门”威胁。
美国政府当前陷入了历史上最长的关门时间,并且,特朗普政府和其他多国存在的贸易争端也令市场忧心忡忡。虽然,可以聊以慰藉的一块遮羞布就是,美国的经济还一直在稳步增长,但专家却警告称,美国经济可能即将放缓。
并且,由于带领共和党在2018年中期选举失利,特朗普正需要在未来两年任何内面对一个分裂的国会。而“通俄门”特别检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的调查接近尾声,其间传出的各种虚虚实实的报道,也给特朗普及其核心集团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以下是特朗普开启第三年总统任期所面临的情况
1、边界墙对峙导致政府关门时间创纪录
特朗普完成两年任期之际,正值美国创下史上最长政府关门之时。特朗普提出57亿美元边境墙融资要求,美国白宫和国会因此陷入僵局,导致四分之一的政府部门关闭。
尽管特朗普1月19日在移民“梦想家”问题上做出了有限让步,以结束政府面临的僵局,但该协议还是遭到了各方的抨击,国会民主党人立即予以否决。
80多万联邦工作人员被迫休假或无偿工作,而从食品检查到航空安全等关键服务都受到政府关门的影响。没有达成协议的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害就越大。
修建美墨边境墙曾是特朗普竞选时的主要承诺之一。但是,他对其资金来源的解释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之前曾向选民保证,墨西哥将支付修墙费用,但现在他声称,新北美自贸协定(USMCA协定)节省下来的资金将用来修建边境墙。
然而,这种结果不太可能出现。首先,这项贸易协议尚未生效,此外专家预计其不会产生新的重要收入来源。
2、美国经济状况不错,但也显示出疲软的迹象
特朗普经常把美国的经济增长归功于自己,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一部分富人却相比其他人群受益更多,特朗普的减税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且近来,美国经济也出现放缓迹象。
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触及历史低点,从2017年1月的4.7%降至2018年12月的3.9%。然而,美国的工资增长一直缓慢。
尽管自特朗普上台以来,标普500指数上涨了大约16%,但上涨的道路并不平坦。在2018年四季度暴跌20%之后,美股眼下仍在艰难寻求复苏,2018年表现亦为10年来最差的一年。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联储加息了7次,他因此对美联储进行公开谴责。2018年12月,特朗普在推特上指责称,美国经济唯一的问题就是美联储。不过,美联储预计2019年还会有两次加息。
白宫官员警告称,政府长期关闭可能会损害美国经济增长,因为政府服务持续停摆的局面,会削弱消费者信心和政府支出。
3、贸易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
同样,为了缓和紧张的国际贸易局势,特朗普近来也付出了诸多努力,但这对他而言也只不过是亲手填上自己此前挖下的坑而已
事实上,特朗普去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挑起多处贸易争端的状况,已经令国际经济环境相比他上任之初更加严峻,美联储官员也多次警告外部经济体的困局可能在之后蔓延至美国本土。而在未来两年任期中,贸易前景上的不确定性仍将是特朗普带给全球投资者的一项不确定性“大礼包”。
4、民主党夺回了众议院控制权
在2018年的中期选举中,民主党自2011年以来首次夺回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而共和党扩大了在参议院的多数席位。
事实证明,分裂的国会对特朗普执政来说已经很困难,因为众议院民主党人拒绝对他的边境墙资金提议做出让步,这导致了目前的政府关门。
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还计划行使传票权力,调查包括特朗普“通俄门”和纳税申报等一切问题。一些新当选的持激进观点的民主党议员甚至已经呼吁弹劾特朗普。
5、穆勒的“通俄门”调查还在进行
“通俄门”特别检查官穆勒(Robert Mueller)还在继续调查俄罗斯干涉2016年美国大选一事,一些人预计相关调查将很快完成,但该调查上周进入了未知领域。
到目前为止,穆勒已经起诉了33人,并判定特朗普的三名高级助手有罪,其中包括2018年12月被判3年监禁的律师科恩(Michael Cohen)。
媒体报道称,特朗普让科恩就在莫斯科建造特朗普大厦的计划向国会撒谎。总统的总检察长提名人巴尔(William Barr)在发给司法部的一份备忘录中批评称,穆勒对此事的关注是致命的错误。该备忘录让民主党人对该调查的未来感到担忧。
然而,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巴尔却表示,他认为允许穆勒完成他的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特朗普曾多次谴责穆勒的“通俄门”调查是一场“政治迫害”,并坚称他的竞选团队与俄罗斯政府之间没有勾结。不过,现在看来“通俄门”调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朗普未来可能面临新的挑战。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8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