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日央行本周议息 油市风暴恐卷土重来?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8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经突破29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0.6万例。目前,全球已经有7个国家累计确诊人数超过10万,其中,美国仍是全球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累计确诊病例突破96万例。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4月1日以来,美国确诊总数在25天时间内增长了约4倍,而每日新增数据变化则在2万例和4万例间存在较大波动。其中,9日、11日和22日单日新增确诊超过3.7万例,16日超过4万例,26日达到逾4.2万例。与4月1日数据相比,死亡人数累计增加50081例,目前数字与月初相比增长了约15倍。同时,死亡率出现持续增长,由1.78%一路攀升至5.72%,增幅达到2.2倍。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4月21日表示,美国入冬可能迎来第二波更严重的疫情,由于流感季与新冠疫情重叠,可能给医疗系统造成“无法想象”的压力。雷德菲尔德认为,各级政府应该利用这几个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提高检测和监测能力。
大部分西欧国家疫情目前则逐渐趋于稳定或有下降趋势。西班牙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226629例,意大利累计确诊197675例,法国累计确诊162220例,德国累计确诊157770例,英国累计确诊154037例。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首相约翰逊已经返回位于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官邸,并将于当地时间周一(4月27日)恢复工作。约翰逊是全球首名确诊新冠肺炎的国家领导人。
而在疫情阴霾仍未完全消散的背景下,本周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多家全球主要央行陆续将陆续召开议息会议。在上月紧急降息乃至出台QE等超常规刺激举措后,这些央行接下来的政策走向无疑将牵动人心。当然,全球市场本周另一大主要看点依然将在油价。5月1日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也即将到期,原油市场波动恐怕难以平息,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投行目前仍担心上周一的负油价大屠杀可能再现!
【超级央行周——美欧日央行本周召开议息会议】
☆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将是本周最先登场的主要央行,其今日(4月27日)就将公布4月利率决议。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央行日内大概率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零附近,并将关键利率维持在-0.1%的水平,但鉴于日本政府下调经济评估至逾10年来最悲观程度,预计日本央行将讨论允许无限量购买国债,以此取代目前80万亿日元的购买目标,还将把商业票据和公司债的购买目标提高一倍。
利率期货显示,日本央行周一降息的概率为19.5%,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80.5%,不过年内降息一次的概率为82.1%。
日本政府上周四(4月23日)发布最新经济评估,悲观程度创下逾十年来之最,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效应恐将使这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陷入严重衰退。日本政府在4月月报中表示,民间消费剧烈下滑,因疫情迫使民众留在家里,美国及欧洲等主要出口地需求锐减也打击日本制造商。
在彭博社调查的40位分析师中,约有83%预测日本央行可能会推出新工具来支持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因新冠疫情导致更多企业迈向破产边缘,日本银行业正为一波潜在的不良贷款做准备。90%的分析师称,由于油价暴跌且本季度经济料急剧萎缩,日本再次面临通缩风险。约72%的分析师预计日本央行可能采取额外措施,缓解信贷市场担忧情绪,包括增加公司债和短期票据的购买。上月日本央行将这些资产的持有上限分别提高了1万亿日元(90亿美元)。
经过多年大规模实施宽松措施,日本央行已经耗尽了政策火力,因此可能不再强调2%的通胀目标,而是将重点放在通过定向措施帮助公司暂时获得信贷资金上。尽管经济受到重创,但金融市场近来并没有太大动荡,减轻了日本央行加码政策力度的压力。
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Ryutaro Kono在回答调查问题时表示,政策重点已经从拯救极端动荡的金融市场,转向解决公司面临的日益恶化的融资条件,预计日本央行将增加对公司债和商业票据的购买。
☆美联储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公布4月利率决议,半小时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将召开新闻发布会。预期本周在本周决议声明中,美联储将就当前疫情下的经济现状和前景,就业市场和货币政策给出最新评论。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上周预计,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商业活动关闭将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最严重的下滑,并将美国预算赤字推高至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家无党派研究机构上周五称,美国经济第二季度可能会萎缩12%,如果疫情导致的关闭持续一年,降幅将达到40%,平均失业率将达到14%。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失业人数将达到2700万。
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从修正后的524万人降至443万人。尽管初请失业金人数有所减少,但这些数字仍然令人震惊,过去五周请领失业金人数累计已达到创纪录的2600万人,在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就业热潮期间增加的所有工作岗位都因新型冠疫情重创经济而消失殆尽。
疫情冲击之下,美联储连续多次超预期宽松,几乎用尽了手上所有的常规和非常规武器。截至目前,美联储已将利率降至零,推出了无限量的QE4,并打出CPFF,AMLF,MMLF,MMIFF,PDCF,TSLF,PPPLF等一连串眼花缭乱的火箭炮,为各个市场注入流动性。
考虑到美联储早就将利率降到零,一些市场人士开始猜测美联储是否会考虑实施负利率。不过这种可能性目前来看并不大。就在一个月前,紧急降至零利率之后,鲍威尔就曾明确表示,负利率不会成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美联储支撑经济的政策选项,美联储会聚焦于其他“流动性工具”以保持流动性通常以及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美国媒体CNN评论称,美联储应当不会在本周会议讨论负利率的问题,日本,丹麦,瑞典和欧元区已经很好的成为了反面教材,没有证据证明美国将从实施负利率中获得益处。
☆欧洲央行
欧洲央行将于本周四19:45公布4月利率决议,之后20:30分行长拉加德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场预计该行将利率维持不变,可重点关注该行的购债计划。
一项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未来几个月,欧洲央行将扩大紧急债券购买规模,增加经济支持力度。受访者中有四分之一预计欧洲央行最快可能于周四召开政策会议时扩大抗击疫情的购债计划规模。大部分则认为该措施将在9月之前问世。
荷兰农业合作银行预计,本周欧银将不会紧跟其他央行一般给出新的刺激方案,但这不等于今年晚些时间欧银不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该行表示,欧银当前遇到了两大麻烦,其一为欧元区经济的进一步恶化需要更强的政策回应;其二为此前宣布的政策尚未缓解市场压力。
欧洲央行近期关于实施购债和折现长期再融资操作的操作降低了对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尽管新的降息门槛较高,但仍预期存在逾2次的降息,使得利率水平跌至-0.70%。
道明证券认为,宏观背景的下调加强了欧元更多走软的可能,如果欧银本周释放市场的信号为子弹用尽,或无法/不愿意适应现有工具来应对当前危机,则欧元的下行风险将骤然增加。
自3月中旬以来,随着欧元抛售压力加剧,欧元/美元大幅下挫。尽管欧元区GDP面临5%-10%的萎缩风险,但欧洲领导人仍未能就冠状病毒刺激举措达成一致意见。Global Alliance Partners经济顾问Alastair Winter表示,欧洲央行必须以某种方式守卫欧元,这是要传达不要惊慌的讯息,但实际上就是惊慌失措。
此外,经济学家David Powell指出,欧洲央行预计经济可能会比上次会议的预期的萎缩严重的多,这需要其立即采取行动。
【“周一大屠杀”恐再现?油市交易员仍战战兢兢】
尽管本周堪称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央行周,但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眼下更关心的或许还是原油价格的表现。“可怕的”、“难以置信的”、“如此戏剧化”、“史无前例的”——这些都是华尔街资深人士用来形容石油市场“载入史册的一周”的词汇。
上周一,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首次跌至负值。在那之前,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而在本周开盘之后,油价继续走弱。WTI原油期货开盘后跌幅扩大,最新报16.08美元/桶。
据估计,冠状病毒大流行已经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需求。生产商仍在继续生产,但由于全球国家限制航空旅行,居民呆在家里,这些石油无处可用。而全球范围内的储存——包括陆上和海上——正迅速饱和。分析人士警告称,石油供应过剩可能在几周内就会使全球石油储存设施不堪重负。
分析认为,需求疲软、供应过剩和库容即将触顶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油市,至少在WTI原油6月合约到期之前,市场仍将处于风暴之中,油价可能再次跌入负值。需高度关注的是,本周(5月1日)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即将到期,原油市场波动恐怕难以平息。
据一位沙特工业知情官员称,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已经提前减产,早于5月1日生效的OPEC+减产协议。这位知情人士说,沙特阿美已开始将日产量从约1200万桶减少至协议规定的每天850万桶的水平,可能会在5月1日之前达到目标水平。在此之前,科威特、阿尔及利亚以及尼日利亚都表示计划在5月1日开始日期之前削减产量。
高盛首席商品策略师Jeffrey Currie预计,未来3-4周全球库容可能会达到极限,“周一大屠杀”的惨况可能重现,但与上周一的WTI原油负油价不同,下一场危机可能是全球性事件,市场波动的范围可能更加广泛,一切可能要等到供需恢复平衡才能停止;投资者有可能将再次为了抛售石油而倒贴钱,除非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在未来几天就大幅削减产量,而不是等到数周后。
德国商业银行上周五也表示,油价在当前季度可能维持在极低水准,因需求史无前例地崩跌,且美国原油因存储问题情况更是大有问题。“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6月合约在不到四周内就会到期,在到期前不久油价可能再度受到干扰并出现负值。不然的话,美国原油价格应该主要在每桶10-20美元内交投,”德国商业银行表示。
该行预期第二季多数时候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每桶15-25美元间交投,不过在接近季底时油价可能会升逾该区间。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4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