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经济、促消费……疫情下多国开启“发钱”模式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当地时间4月20日晚,日本总务省公布了向全体居民每人发放10万日元生活补助金的实施大纲。
之前,在17日的记者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正式发话,将给每个国民发放10万日元(约6500元人民币)的经济补助金,而且对收入没有限制,非日本国籍也可以领取这项“福利”。
继欧美各国之后,日本也成为了“发钱者联盟”的一员。但这种由政府直接向家庭、个人、企业发放现金的行为,真的有助于缓解这场由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经济困境吗?
多国启动“发钱”模式然而≠全民福利
如今,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其中,不少国家都推出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现金补助,采取直接给民众“派钱”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保就业、促消费。
美国
美国国会3月底投票通过的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中,纳入了现金补助政策:其中2900亿美元将用于向纳税人直接派发一次性支票,年收入7.5万美元以下的成人可获得1200美元,补助随收入水平提高而递减;儿童每人将获得500美元。
此外,还有2600亿美元用于增加失业保险金,同时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其中每周保险金增加600美元,为期4个月。
【补助对象:低收入群体、失业群体】
加拿大
加拿大联邦政府3月25日宣布,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将每月获得政府发放的2000加元支票,连续领4个月,共计8000加元。
方案面向的群体包括失业群体、生病群体、自我隔离的人,也包括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以及因为公司运转不力领不到工资的群体。
【补助对象:失业群体、生病群体等】
德国
德国财政部3月23日宣布推出一项用于救助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的民生政策,计划总预算为500亿欧元。
方案包括:小企业主(1至5人就业的公司)、个体户每月可获9000欧元的补贴,为期三个月;5人至10人的公司每月可获15000欧元的补贴,为期三个月。
【补助对象:小企业主、自由职业者】
英国
英国财政大臣3月20日宣布英国正在推出一项“史无前例”的救助计划。根据这一方案,英国政府将为受疫情影响而无法领到薪酬的人员支付80%的薪资,每月最高2500英镑。
【补助对象:因疫情无法领到薪酬人员】
法国
企业因疫情关停或减少工作的,国家补助雇员工资的70%,每月最高为6927欧元。
西班牙
每月收入低于200欧元的个人,或平均月收入低于450欧元的家庭,可以申请500欧元最低基本生活收入,发放期限为3个月。
【补助对象:低收入群体】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3月12日宣布,从3月31日起向大约650万人发放每人750澳元的一次性现金补助。
此次现金补助主要面向社会福利保障金领取群体,包括养老金领取者及失业津贴、残障补助金等受领人。
【补助对象:社会福利保障金领取群体】
韩国
韩国总统文在寅3月30日在青瓦台主持召开第三次紧急经济会议时表示,中央政府决定携手地方政府,向包括中产阶层在内的、收入在下游水平的七成家庭发放灾害补助,四口之家的补助标准为100万韩元(约5800元人民币)。
【补助对象:低收入家庭】
…………
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发钱”行为并非无差别“撒币”,大多数是在一定标准下定向投放。部分国家的发钱措施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或受到疫情影响而出现失业状况的群体等,并非是全民普惠式的补贴发放。
其中,美国的自营职业者比例比较低,不足5%,因此采取的措施更多是通过失业救济和退税的方式;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自营职业者比例比较高,在15%-20%之间,因此更加注重对此类群体的支持。
直接“发钱”目的为何?
在全球日益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银行停止放贷、民众捂紧钱包、企业收紧投资。那么,直接发钱能否成为各国刺激经济、稳定民心的一剂“良方”呢?
国家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唐丽霞发文称,各国“发钱”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而是为了促进社会消费,从而稳定整体经济。
“以美国为例,其经济构成的70%来自私人消费,其他G7国家也基本上保持相似的经济结构。因此,政府希望通过补贴收入的方式,让社会成员有钱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保障普通民众的生活不受太大影响,也可以维持私人消费水平的稳定性,从而保障整体宏观经济的稳定。”
——国家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唐丽霞
她认为,由于发达国家的社会成员往往没有储蓄的习惯,政府补贴收入后能够快速反应到消费行为中。因此,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发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发钱”或是短期刺激行为
然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笔钱能究竟能起到多少帮助呢?
以美国为例,符合收入标准的美国居民开始陆续收到政府为抗击新冠疫情所提供的最高1200美元补助支票。据美国某地产资讯网站报告显示,美国的一居室每月平均租金就在1200美元左右,而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纽约,一居室的平均租金高达近3000美元。
标普全球评级的美国首席经济学家Beth Ann Bovino说:“给民众‘发钱’更像是一种‘创口贴’。”他表示,仅靠“发钱”不足以应对经济衰退,考虑到大部分家庭都将隔离在家,消费行为受到严重抑制,“发钱”很可能无法显著提振消费。
对于有些国家而言,“花钱”也似乎并不是当务之急。像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提出给养老金领取者额外补助,有反对者称,这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风险。“老年人最应该躲在家里保护自己,而不是给他们钱来鼓励外出消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称,就长期而言,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如果对未来收入不那么乐观,消费者即便一时增加收入,但也会出于长期考虑,趋向于压缩消费支出。
张德勇认为,“发钱”可视为“意外之财”,也许对短期消费有刺激作用,其积极一面值得肯定,但也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奢望。
此外,由于国情、社会制度、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发钱”作为抗疫施策之一,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部分国家通过直接提供服务或消费券等方式,也有助于应对疫情带来的消费萎缩等经济问题。
“发放消费券和现金两个方面可以并进,发消费券是定点拉动某一个产品的消费,这是有目的的拉动,因为对有些行业、有些产业要予以支持。但对于一些年纪大的人、一些低收入者,他们需要现金去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现金也是合适的,两个方面可以结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发发发”固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纾困解难,但全球同心合力控制疫情,恢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正如标普经济学家肖恩·罗奇对欧美国家所建议的那样:“必须先要有效遏制病毒,才能稳定市场、扭转经济下行。”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4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