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加德上任倒计时 欧元多头翻身的机会来了?
10月31日,守护了欧洲央行8年的德拉基将光荣卸任,前IMF主席拉加德则会接过超级马里奥的接力棒,成为欧洲央行新的主人。作为欧洲央行有史以来第一个女性行长,拉加德过往的履历相当辉煌,但还是不能让人完全信服。上任之后,留给她的问题和挑战实在是太多了,欧洲央行这艘巨型航母将驶向何方?拉加德会一改德拉基的鸽派作风吗?
01、事件梳理
北京时间2019年7月3日,拉加德被提名欧洲央行下任行长的消息不胫而走。拉加德本人没有任何犹豫,很快便作出回应,并辞去IMF主席职务。
自从被提名之后,拉加德在欧洲央行的进击之旅没有受到太多阻碍,欧洲理事会一路为其大开绿灯。10月18日的欧盟峰会上拉加德正式获得任命,成为欧央行史上首位女性行长。
02、精选分析
即将成为全球财经界最有权势的女人,拉加德是何来头?
拉加德1956年生于法国巴黎,是著名的反垄断法和劳工法律师。自小便展现出过人天赋的拉加德,于2005年出任法国贸易部官员,正式开始了自己在国际金融财经领域的进击之路:
2007年6月,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改组内阁,拉加德被任命为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部长,成为G8集团中首位女性财长;
2008年,拉加德带领法国成功扛过全球金融危机,并在次年被《金融时报》评为欧元区最佳财长;
2011年,拉加德接替卡恩成为新任IMF主席,随后在2016年成功连任;
2019年7月,拉加德获欧洲央行下任行长提名,并在9月17日获欧洲议会表决通过,拉加德正式成为欧洲央行历史上首位女性行长。
这金光闪闪的履历和如同开挂的人生,让外界对拉加德充满期待。但缺乏经济学背景,是拉加德的最大争议,这位新行长能否顺利接过德拉基的担子并稳定欧元区经济,市场还充满怀疑。
“我们不一样”:细数拉加德与德拉基的同与不同
拉加德和德拉基身上有许多相似点,同时也存在不少差异,这些相同与不同注定都将把欧洲央行牵引到不同的方向。
两任欧洲央行行长最相似的一点在于,整体上都持鸽派立场,支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毕竟自今年9月份以来,拉加德就多次发表有理由在长期内保持高度宽松、全球经济增长脆弱等言论,鸽派气息相当明显。
拓展阅读:拉加德为负利率点赞它对经济而言真的利大于弊吗?
至于拉加德和德拉基之间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鸽派程度、对央行内部分歧的态度以及对财政政策的依赖这三个方面:
其一,拉加德已承诺效仿美联储,重新评估欧洲央行战略的可行性,并重新审视负利率以及庞大的资产负债表等核心问题。
其二,拉加德表示,弥合欧洲央行内部裂痕,是她上任之后的首要任务。相比德拉基“不惜一切代价”执意重启QE,拉加德在处理内部关系方面或许会更加温和。
其三,拉加德一再呼吁德国、法国等欧元区重要国家出台相应的财政政策,以配合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共同提振经济。曾担任法国财长和IMF主席的经历,赋予了拉加德更广阔的政策视野,这是她相比德拉基的优势所在。
总而言之,如果真如外界所料,拉加德的鸽派气息远不如拉加德,那对于欧元多头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欧洲债市来说,却可能是一个灾难。
接下一个烫手山芋拉加德上任之初便要面对这些难题
从德拉基手中接下欧洲央行这个庞然大物,于拉加德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央行之一,欧洲央行的一举一动都是整个财经界的关注焦点和解读对象,而在德拉基统治后期浮现出的种种隐患,都是拉加德要解决的难题。
首先,拉加德必须要面对和解决欧元区经济疲软的问题。一方面,欧元区通胀数据依然低迷,另一方面,在德拉基重启QE之后,欧洲央行的政策工具已经几乎耗尽,政策调整空间相当有限。正如前文所说,寻求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或许是拉加德唯一能做的转变。
其次,欧洲央行的内部分歧也是摆在拉加德面前一个重大考验。由于德拉基执掌欧央行时期出台了许多争议性政策,包括引进负利率政策和重启QE等,都引发了许多央行管委的不满。德国央行和荷兰央行的不满情绪尤为严重,欧洲央行执委会最强硬的鹰派代表劳滕施莱格更是在上个月以辞职的方式表达不满,欧洲央行内部濒临分裂。
虽然拉加德的鸽派程度(预期)不及德拉基,但要想弥合欧洲央行的内部裂痕也相当困难。分析指出,随着德拉基退位,欧洲央行执委会的权力平衡可能将被打破,鹰派势力有望崛起。而且由于管委会中唯一有经济学家背景的只剩连恩一人,这给欧央行在政策制定方面来带更大挑战,拉加德必须在平衡各方势力以及坚持个人执政理念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最后,拉加德还要处理德拉基的历史遗留问题。截至目前,市场人士对重启QE的评价还是褒贬不一,但一些弊端确实令人无法忽视:
购债规模过于庞大导致明年年底之后欧央行在德国可能无债可买;
负利率环境下银行业挣扎求存,压力很快会传导至普通储户身上。
面对前任德拉基留下的这些“政策遗产”,拉加德必须尽快完善利率分层机制、舒缓银行业压力以及调整前瞻指引,以求让市场重回正轨。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2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