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3.6万人 不及预期
美国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变动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3.6万人,预期增加14.5万人,前值由增加13万人修正为增加16.8万人。美国9月失业率3.5%,刷新纪录低位,预期3.7%,前值3.7%。
非农数据公布后,现货黄金跌破150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短线下挫0.4美元,跌幅扩大至1%,报17.35美元/盎司。道指期货翻涨,现涨0.27%,纳指期货涨0.36%,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25%。
薪资方面,美国9月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增长0%,预期增长0.2%,前值增长0.4%。美国9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长2.9%,预期增长3.2%,前值增长3.2%。美国9月平均每周工时34.4小时,预期34.4小时,前值34.4小时。
数据还显示,美国9月劳动力参与率63.2%,预期63.2%,前值63.2%。美国9月制造业就业人口变动减少0.2万人,预期增加0.3万人,前值增加0.3万人。美国9月私营部门就业人口新增11.4万人,预期增加13万人,前值增加9.6万人。
美国劳工部称,9月专业、商业服务、医疗保健就业人数录得增加。
数据评论
机构称,美国9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长13.6万人,前值则从13万大幅修正为16.8万,表明就业温和增长。失业率降低0.2个百分点至近50年低位的3.5%,可缓解金融市场对经济放缓至衰退边缘的担忧。平均时薪增速保持不变,制造业就业人数为六个月来首次下降,零售业继续裁员。尽管如此,经济学家预计,鉴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年内至少再降息一次。
财经网站Fxstreet分析师JOSEPH认为,美国9月非农数据相对强劲,平均每小时工资年率2.9%以及月率0%似乎与降至3.5%的失业率以及降至6.9%的U6失业率不相符,但失业率出乎意料地改善,平均每周工时维持不变。分析师VALERIA认为,在经历了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糟糕的ISM指数之后,非农报告并不像市场预期的那么令人失望。
金融博客零对冲认为,除美元以外,股票、债券市场正在为美联储进一步降息进行定价。服装和服装饰品商店就业人数减少1.4万,食品和饮品商店就业人数增加9千人。自2017年达到最大值后,零售贸易就业岗位总共减少19.7万。
安联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安称,总体来说,非农就业数据表现虽然不及预期,但没有过分夸张。报告数据没有差到可以证明“经济快速走弱”的言论,但同时也并不能表明国内产业没有受到全球压力的影响。
不过,有分析认为,美国私营企业雇佣不及预期,因薪资增长放缓,美国经济扩张周期呈现出警告信号。尽管数据表现不佳,但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交易员略微下调了对美联储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定价。非农就业报告表现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其他委员所描述的就业增长“稳定”相悖。
富国银行外汇策略师Brendan McKenna表示,最新的就业数据“并不十分令人震惊”,他认为不会强化美联储在本月会议上降息的动机。McKenna称,数据支持美元,对美联储而言相对中性。对先前非农就业数据的修正看起来不错,并且数据实际上比预期要好,尤其是之前的ADP数据发布之后。
经济数据为降息提供砝码
周三公布的ADP数据显示,美国企业的招聘活动正在降温。福特汽车等汽车制造商的季度销售报告也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服务业指数跌至三年低点,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就业数据本周大幅下滑后,市场认为美联储在10月29日至30日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87%,高于周一的40%。由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美国股市连续第三周下跌。
美国银行高级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称,数据的疲软增加了10月降息的理由。如果经济数据持续疲软,美联储官员可能支持降息,为经济提供缓冲。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9月18日美联储会议结束后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决定利率的“逐次会议”,进一步的降息将取决于即将公布的报告。当时,17位政策制定者中只有7位预计今年还会进一步降息。鲍威尔称此次降息是为了预防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虽然一直以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直对是否进一步降息的态度含糊不清,但面对日益疲软的数据、动荡的市场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持续抨击,他很难抗住这些压力而选择不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周六凌晨,市场将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他将“美联储在倾听: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前景”活动上致开幕词。该活动上还会有多位美联储官员进行小组讨论,投资者可从中观察美联储对10月降息的态度。
财经网站Fxstreet分析师VALERIA就此表示,鲍威尔很大可能不会就货币政策发表评论,因为此次发言并未安排问答环节。不过,市场仍将从其发言中寻找有关美联储最新立场的线索。
多机构全面剖析9月非农 美联储年内料再降息一次
9月非农低于预期!黄金走出一波诡异行情
非农过后 市场迎来美联储官员密集讲话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2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