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带来860亿美元贸易量 “一带一路”有望进一步加深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无论引进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高质量的发展。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也为全球开启了共商、共建、共享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追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现在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订了19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11个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6月份日本‘一带一路’的第一次研讨会,日本和中国签了第三方合作协议,中日就签了52个18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合作已经从单一的项目探讨、磨合到现在已经常态化、机制化了。”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主任张燕玲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贸易的增长、投资的增加、就业的扩大等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保守主义、单边主义的国际大环境下,为国际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新选择。
连通欧洲
“一带一路”合作中,中欧班列的作用十分明显。
《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11日,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中欧班列建设进展和成效,研究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举措,国铁集团携手全国中欧班列运营企业,共同签署了《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公约》。
国铁集团货运部多式联运处处长周世暾介绍,2019年1至8月,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去程开行2845列,运送25万标箱,重箱率达99%;回程开行2421列,运送21万标箱,重箱率达85%。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7万列,年均增长133%;国内开行城市达62个,境外到达16个国家53个城市。与此同时,班列开行质量显著提升,回程班列已达99%,基本实现“去一回一”。
物流服务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目前中欧班列以三分之一的海运时间、五分之一的空运价格,吸引了大量适合铁路运输的货物,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优化了海陆空物流分工,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欧间的经贸往来提供了有力支撑,越来越显示出市场发展潜力。
目前,中欧班列已基本形成了经4大口岸进出的3条物流通道,其终端又细分形成了70条班列运输线路。通过加强对境外节点及网络的建设,许多中欧班列平台企业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线路向“1+N”服务网络的转变,不断壮大的“钢铁驼队”,正源源不断地为目的地国家和地区送来所需商品。2018年年底,通过中欧班列完成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约860亿美元。
周世暾表示,中欧班列开行以来,有关各方不断加强务实合作,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在此次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会议上,国铁集团携手全国中欧班列运营企业,共同签署了《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公约》。公约旨在强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加强和优化运输组织,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推进各国铁路、海关及运营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中欧班列,优化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不断强化中欧班列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进一步完善
“我们目前在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政策有待于重新完善和设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脱节等,前段时间谈到的国际产能合作大部分讲到走出去,国际产能预示着必然要引进来,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融资发展也过于单一,比如我们现在的融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间接融资,也就是银行贷款,我们要考虑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要掌握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此外,中外的利益格局有待进一步的优化,文化融合还存在着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和克服,必将会影响整个‘一带一路’合作的继续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在厦洽会上表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全球关系主管安德里亚·戈登斯坦表示,中国各种各样的一些项目的展开以及全世界项目的展开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我们也是看到了整个的相应发展策略是围绕连通性和项目展开,人与人的连通、项目与项目的连通。我们希望看到的是BRI能够给全世界的国家带来机会,根据世行的统计,如果说完成执行BRI,大概是1.7%到2.2%的全球经济总量。不过,“一带一路”这个框架的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在公共采购方面的合作,同时在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也可以带来很多的互信。
“作为BRI在未来前景的预测,我们看到的是更好的合作和透明度,才能实现更好的结果,我们秘书长和李克强总理展开会议的时候也强调,这样的协作非常强大,我们已经准备好为相关方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满足需要。”安德里亚·戈登斯坦表示。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2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