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年以来 多国货币对美元贬值超10%
新一轮对华关税威胁后,昨天(8月5日)上午,人民币汇率突然10年来首次“破7”。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注意到,回应首先便称贬值“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人民银行指出,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据统计,自2017年末以来,美元走强,促使非美货币贬值。而美国与一些国家之间发生的贸易摩擦,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非美货币贬值的步伐。
期内,在对美贸易顺差排名靠前的国家中,印度、英国、韩国、巴西等国货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均达到两位数。而截至发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为8.2%。
特朗普对美元态度大转弯
事实上,特朗普关于“美元过强”的主要观点一直在不断调整,甚至呈现出“180度”大转弯。
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他多次对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进行猛烈抨击:“利率保持在零水平,是因为耶伦显然带有政治倾向,她在做奥巴马希望她做的事情...宽松货币政策给美国制造了‘巨大的、丑陋的泡沫’。”
这反映出,特朗普最初并不倾向于“弱势美元”。
然而,在就任美国总统前夕,特朗普猛烈抨击中国、日本和德国等国操作汇率。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强势美元正在要我们的命”。
随后在与美国企业高管座谈时,他更进一步宣称:“其他国家借助资金供给与货币贬值处于有利地位。中国和日本多年在市场上不断诱导货币贬值,美国吃了亏。”
此外,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纳瓦罗还曾公开指责德国利用了“严重低估”的欧元。这一说法,已经反映出特朗普的“弱势美元”态度。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随后,在4月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他抱怨美元汇率“过度强势”。
他还就美元汇率过强表达过意见,主要内容包括:
至此,特朗普“弱势美元”的观点进一步确立。
印度、英国、韩国等货币贬超10%
每当美国挥舞起“关税大棒”,受威胁的国家货币便应声而落。
就在当地时间5月30日,白宫发表声明,将于6月10日起对所有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5%关税,以迫使墨西哥应对经美墨边境入境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
消息过后,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汇率急速贬值,跌超2.2%。到了6月2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更是逼近“20关口”。
值得一提的是,马自达、日产汽车、本田汽车在美汽车销售均自墨西哥进口。
另外,美国于去年3月8日宣布,基于“232调查”结果,对进口钢铁加征25%的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加征10%的关税,但对部分经济体暂时豁免。
5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结束豁免期,从6月1日起向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征收进口钢铝关税。加拿大当即公布对等报复性征税计划,并向公众征求意见。
随后,加拿大元对美元汇率也开启了近一个月的弱势之旅,并在加拿大6月29日宣布对美166亿加元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前,一度逼近“1.34关口”,贬值近3.5%。
当时,墨西哥比索也一路贬值,对美元汇率曾一度挑战“21关口”,贬值约5.3%。
经梳理,自2017年末以来,在对美贸易顺差排名靠前的国家中,加拿大、欧盟、印度、英国、韩国、巴西等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均一定程度上贬值。
截至发稿,加拿大元期内对美元累计贬值约5%,欧元累计贬值约7.1%,印度卢比累计贬值约10.7%,英镑累计贬值约11.1%,韩元累计贬值约14%,巴西雷亚尔累计贬值约20%。
同期内,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约8.2%。
另外,回顾2018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其主要也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局势升级的关键时间段,人民币对美元均显著走弱。
美智库警告“汇率战”
针对这一现象,包括特朗普在内的不少美国政界人士不止一次声称,美元走强有损美国竞争力,而美元走软则有利于美国经济增长。
据新华网(603888)7月1日报道,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表示,强势美元正在损害美国出口,并认为美国应“更积极地管理货币价值,促进出口和国内制造业”。
对此,经济学家警告,利用政治手段干预汇率走势是危险的。
上述文章援引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始人弗雷德.伯格斯滕认为,特朗普和沃伦的想法“很可能引发一场汇率战”。
至于汇率战,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7月1指出,这是美国在金融战中最常使用的手段。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地时间7月31日,美联储宣布了近10年来的首次降息。
此前报道指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口中的“一次性”降息是对美国经济的一剂“预防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鲍威尔承认,美联储在应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方面没有太多经验。
他进一步解释道:“有迹象显示,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正在损伤美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降息是为了保持经济前景良好。”
上述决定后,美元应声“跳水”。美元指数从最高的98.9344后,一路滑落至97.2042,振幅高达1.76%。
截至发稿,美元指数报97.5603,较前述高点跌去了1.39%。
本文系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1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