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息!降息!野村为何高呼50个基点才足够?
尽管市场广泛预计美联储周三会降息25个基点,但是仍有投行预测美联储会降息50个基点,摩根士丹利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摩根士丹利甚至还呼吁投资者直接做多2年期美债。不过,该投行也表示,如果美联储重回“耐心”措辞,仅降息25个基点的话,做多美债就有风险。
此前,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称,大幅降息在经济衰退时起到一定作用,市场认为这是美联储于本月底议息会议上降息50个基点的信号,但是纽约联储随即急忙澄清这并非暗示降息,反过来降低了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
美国银行(BofA)表示,纽约联储在7月18日威廉姆斯发表讲话过后,就急忙解释威廉姆斯“并非有意误导市场”。此举旨在给市场预期降温,市场预计美联储7月底降息50个基点的希望落空。纽约联储也别无选择,如果不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的话,市场就坚信美联储会降息50个基点。
那么美联储有可能降息50个基点吗?有人认为,美联储大幅降息,甚至将利率降到零点以下才是良策。
野村证券的Charlie McElligott周二表示,由于担忧美元走势与美元融资和流动性紧缩会导致经济衰退,市场因此预期美联储会降息50个基点,让市场感到意外。
Charlie援引财政部报告的预测称,美国国债供应量将大幅增加,而这些国债会流入资产负债表规模不足的交易员、对价格敏感的美国投资者,以及认为“外汇对冲”成本过高的外国投资者手中。北欧银行的Lars Mouland周二也表示:
美国官员努力在夏季出现经济衰退之前,获取更多的预算,提高债务上限。上一次提高债务上限还是在两党谈判风波之后,所以这次在夏季之前达成协议实在令人意外。
这次提高债务上限将会一直持续到2021年,美国财政部此前宣布将于9月将现金储备增加到3500亿,年底增加到4100亿。目前的储备不到2000亿,未来2个月增加的1500亿表明商业银行体系将与2018年春季类似,出现大幅收缩。
考虑到这些,McElligott分析了一系列指标,显示美元下跌的原因仍然“复杂”。以下是5个因素:
1、自5月底以来,FRA与OIS之间的息差有所扩大,3个月期的息差翻了一番,从16个基点升至30个基点,接下来的几周还会继续上涨。
2、其他货币与美元掉期交易的基差拉大(外国公司以美元融资的成本更高,比如3个月期欧元/美元从1月9日的+4.75到现在的-25.5基点)。
3、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超额准备金率,这有点反常。银行可以直接拿来套利,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差距不应该存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应该在联邦基金利率高的时候放贷,而不是把资金存放在美联储,收取“较低”的超额准备金率。
4、尽管自今年1月美联储为了扭转18年第4季度金融环境紧缩的情况转鸽,但系统公开市场账户2019年没有变化。“供应转变”增加了回购利率对OIS的上行压力。
5、最后,除了目前国债发行量飙升影响金融利率外,加之银行准备金不断减少,SOFR与IOER的波动性和息差很有可能继续增加。
现在的情况是:美联储已经很鸽了,市场也预期美联储会大幅降息。此外,美国经济在数据好转之前出现衰退迹象。但是为什么在当前的背景下,美元还会强劲反弹呢,那是因为美国当前融资环境紧张。北欧银行此前指出:
自从有消息称即将达成债务上限协议以来,市场就已经预期美元流动性会趋紧。9月18日到期的3个月期Libor与OIS息差已从20个基点升至28个基点,3个月期欧元兑美元的互换息差则从-16个基点降至-26个基点,3个月期美元兑其他货币价格总计上涨18个基点。
由于不确定美联储的降息幅度,很难将所有这些变化都归因于债务上限,也很难预测美元流动性变化将对整个市场产生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1000亿欧元的流动性收紧,相当于Libor和basis两者合计变动幅度约为10个基点。国债现金储备的变化意味着美元流动性的变化约为3000亿美元,因此在美元完全定价之前,还有可能有10个基点的变化。从历史上看,国债现金储备的变化对Libor-OIS息差的影响要大于对外汇基准利率的影响,我们预计这一次也将如此。
分析认为,由于美国的经济情况似乎好于其他国家,所以很难预见美元的走势,尤其是在各国央行转鸽的情况下。以下左图显示的是美国和G7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差距以及贸易加权美元指数的变化。右图是美元和除石油外进口价格对比图,图中显示美元走势跟随进口价格的变动。
McElligott补充道,美元强势走高会抑制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和出口。这是美联储没有意识到的,但是特朗普已经意识到了。不过即便特朗普知晓这一情况,他仍然加大借贷,而这只会让融资环境更加趋紧。
那么如果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会有什么后果呢?
简单来说,如果美联储为了改善经济数据、缓和金融环境而大幅降息的话,市场也只会认为7月的降息是一次性的“保险式”降息,因此美联储也就很难开启人人都想要看到的宽松周期。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1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