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七大理由 你还好意思呼吁美联储降息?
距离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仅剩下一周时间,如下图所示,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室的数据,截至上周五市场更倾向于基准利率将下调25个基点,而不降息的可能性为0%。
不过,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分析和猜测,依然让投资者感到迷茫:究竟美联储会给外界带来惊喜还是惊吓?对此,华尔街日报在一篇分析中指出,要读懂美联储,首先要搞清楚下面这个问题——美联储为什么要降息/加息?
从理论上讲,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是为了完成三个目标:实现就业最大化、稳定物价以及保持长期适中利率。前两者受到的关注更多,因为它们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最大。但从长期影响的角度讲,第三个目标对前两者的影响最大,三者互为支撑、互相影响,谁也离不开谁。
从最近的PMI报告、对3月份季度GDP数据的详细分析以及铁路交通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经济正在显示出疲软迹象,如果沿着当前趋势发展下去,美国经济的确有进入衰退的可能——但没有一个指标可以让所有人信服,这也是造成市场分歧不断,投资者陷入迷惘的主要原因。
这时候,有分析提出,从结果反推过程,以目标推导行动,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令人吃惊的是,如果从以上三个目标来考量,竟有多达7个理由让美联储拒绝在7月31日降息。
强劲的就业市场和徘徊在历史低位的失业率
根据美国劳工局公布的数据,美国6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为22.4万,高于预期的16万人,其中私营部门总就业人数增加19.1万人。有分析指出,美国就业市场每月只需要创造6万至8万个就业岗位,就能充分消化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徘徊在历史低点3.7%的失业率,就是最好证明。
另一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特朗普执政的29个月里,就业市场已经创造了561.3万个就业机会,也就是平均每月能创造19.4万个就业岗位,减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如果从2017年1月——也就是奥巴马任期的最后一个月算起,就业岗位迄今已增加642.3万个,平均每月增加22.1万个。
有鉴于此,分析师认为美联储不仅不应该降息,甚至还有在未来一两年小幅加息的可能。
职位空缺比失业者多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公布了今年第三份美国GDP预估报告。报告显示,美国GDP增速将维持在3.1%水平,而且实体经济的个人消费和商业投资增长率略高于收入增长,处于特朗普执政时期的高水平状态。
众所周知,从理论上讲,如果经济继续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美联储就不应该降低利率。然而,尴尬的一幕发生了——美联储的预测跟上述报告产生了分歧,根据美联储的预测,2019年和2020年美国GDP增长应该会放缓到2%左右。
消费者支出强劲
谈到美国GDP,当然绕不过其最大经济支柱之一——零售业。数据显示,美国6月零售销售月率大幅反弹,二季度增幅也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凯投宏观对此表示:
第二季度美国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7.5%,为2005年以来的最大增幅,实际消费增速在第二季度加速至4.0%,高于第一季度的0.9%。这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新的经济动力,但强劲的零售销售数据理应被视为经济复苏的一个象征。
事实上,零售业可能是经济中唯一表现良好的部门,为经济提供了接近70%的增长动力。从消费者目前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来看,我们似乎并不需要通过降息来推动经济发展。
股市已经处于历史高点
除了就业和零售市场之外,股市也是美联储应该密切关注的对象。按照正常逻辑,如果股市陷入困境,美联储或许应该通过降息刺激资本流通。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目前距离历史高点不到1%,且估值水平高于平均水平——总而言之,市场真的不缺资金。
相反,如果市场在降息后大幅走高,而收益却没有相应的增长,降息将最终导致波动性增加及泡沫破裂,进而促使股市走向崩溃。
过去8年通货膨胀率都保持稳定
回到一开始的观点,通胀,是美联储不得不关注的问题。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1.6%,但剔除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别后,核心通胀率为2.1%。虽说这距离美联储设定的3%通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回顾过去20年的核心通胀率你会发现:自2011年6月以来,核心通胀率一直在1.6%至2.3%之间徘徊;自2018年3月以来,核心通胀率一直在2.0%至2.4%之间徘徊。
换句话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在过去数年一直表现稳定,即使在失业率走低和贸易形势缓和的情况下,通胀也没有升温。对此,有分析师就提出了一个疑问:既然通胀已经稳定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出现下滑迹象,美联储为何偏要在这时候通过降息来提振通胀呢?
保存实力
尽管美联储已将目标利率区间从2015年12月的0.0%至0.25%上调至去年12月的2.25%至2.5%,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历史数据显示,在1957年以来的9次衰退之前,美联储的目标利率一直高于当前水平。如果美联储下周决定降低利率,那么当衰退最终发生时,它将失去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1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