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若Libra推广 很多小国的货币或消失
7月8日,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围绕Facebook主导、联合全球28家行业巨头推出的加密货币项目Libra,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等多位专家发表了精彩观点。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
王信表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很难发挥货币的职能,只能称之为加密资产,对法定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有限。但Libra等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如果得到广泛使用,可能更多地发挥货币只能,还可能进行货币创造(通过Libra开展信贷),冲击法定货币并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反,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则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王信指出,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此外,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存在负利率,这种可能导致用户转向现金。)
“货币背后是利益、权力、国际政治、外交。如果一种支付工具发挥货币的职能,必然会冲击法定货币,从而对一个国家货币调控、金融调控、各方面带来直接影响。”王信表示。
王信指出,科技的发展,可能使得过去交易、行业限制,在数字时代都不存在。从网络的外部性来看,支付工具越少越方便,这也是市场本身的内在需求。但在主权国家的大格局下,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化存在某种停滞或逆转,各国采取更内部、更封闭的政策,在货币这一最重要的金融领域,涉及到国家主权的领域,能否敞开胸怀迎接所谓国际的货币、一种超主权的货币需要打很大的问号。但技术、市场和国家主权的冲突在未来国际货币竞争中不断上演。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认为,Libra短期内落地的难度确实非常大,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个事情如果推开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首先,国际支付方面,Facebook拥有超过27亿用户,即便有一线成功的可能性,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重大的挑战。其次,国际货币体系方面,如果Libra真的流行开来,也许很多小国家的货币就不存在了,因为没有必要再用这些资质比较低、不太稳定的货币。到那时,人民币国际化还能不能走出去,国际储备货币的未来又会如何?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称,货币有支付功能、清算功能和计价功能等,目前,Libra还只是具备支付功能,通过区块链加密,在技术上比支付宝、财付通等进步了一些。Libra希望嫁接美元,把美元的移动支付这一块做起来。如果真的能成功的话,对世界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表示,货币背后是信用。法币背后是国家信用,而Facebook这样的科技巨头的信用可能会比许多主权国家的信用级别都高。Libra代表了科技巨头涉足金融的标志性事件。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指数3%不到,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约10%,而领先的国际银行可以达到70%左右。相比较而言,阿里巴巴、腾讯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但相较亚马逊等国际化程度仍有差距。Libra如果能在27亿的社群中建立跨境支付关系是个大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则认为,Facebook要做的是发一个新的货币,它是挑战所有货币的,包括美元。这件事情在技术上完全有可能,但实属闹剧,因为我们能看到的未来几十年当中,整个世界还是主权国家运营的社会,只要有主权国家存在,这个发货币的权利不会落到老百姓,也不会落到公司手里。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1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