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重磅事件及指标影响前瞻(7月1日至7月7日)
在本周众多经济数据以及央行大佬发声之后,下周市场又会迎来一系列重磅数据,其中包括中国制造业PMI、美国制造业PMI、美国非制造业PMI,以及最为重磅的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此外,还有美联储降息、全球贸易局势、中东地缘局势、澳洲联储决议等焦点仍然有可能被市场炒作。下周的市场依然精彩,接下来让我细数下周重磅事件的时点。
重要经济数据一览
7月1日周一关键词:中国财新制造业PMI、欧元区制造业PMI、美国ISM制造业PMI
时间 | 国家 | 指标名称 | 前值 | 预测值 |
09:00 | 澳大利亚 | 6月TD-MI通胀指数月率(%) | 0 | |
09:45 | 中国 | 6月财新制造业PMI | 50.2 | |
15:55 | 德国 | 6月季调后失业率(%) | 5 | |
15:55 | 德国 | 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 | 45.4 | |
16:00 | 欧元区 | 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 | 47.8 | |
16:30 | 英国 | 6月Markit制造业PMI | 49.4 | |
16:30 | 英国 | 5月央行抵押贷款许可(万件) | 6.63 | |
17:00 | 欧元区 | 5月失业率(%) | 7.6 | |
21:45 | 美国 | 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 | 50.1 |
15:59 奥地利维也纳,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7月1日-2日。
7月1日亚洲时段,投资者首先需要关注各个品种开盘的走势情况,来自上周末的消息可能会造成各个品种开盘跳空或者加剧波动。之后,投资者稍加留意下澳大利亚的通胀数据,然后重点关注中国的财新制造业PMI数据。
此前,中国的财新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新接订单总量进一步增长,使财新制造业PMI数据得以保持扩张。投资者关注6月份的数据是否还能显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且保持韧性的特点。
欧洲时段,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德国的就业数据,欧元区制造业PMI。最近欧元区经济数据一直表现低迷,且欧元区内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在最近一次的讲话中明确表示,要推出更多的宽松措施。如果欧元区数据表现再度疲弱,那么将会给欧洲央行宽松带来更大的压力,且对欧元承压。
此外,投资者还要留意一下英国的制造业PMI以及央行抵押贷款许可数据。英国央行在上一次决议中维稳政策,一方面脱欧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英国央行承认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投资者需要关注英国经济数据表现对英镑的影响。
除了经济数据,交易原油的投资者也要关注来自OPEC会议上的一些消息,从而把握好原油市场的情绪。
纽约时段,投资者还需要关注美国两项制造业PMI数据的表现。此前就有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数据疲弱,这给美国经济拉响了警报。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的困境正在蔓延,投资者关注本次美国的两项制造业数据会如何表现。
7月2日周二关键词:澳洲联储决议
时间 | 国家 | 指标名称 | 前值 | 预测值 | |||
12:30 | 澳大利亚 | 7月现金利率(%) | 1.25 | 1.25 | |||
16:30 | 英国 | 6月Markit建筑业PMI | 48.6 | ||||
17:00 | 欧元区 | 5月PPI年率(%) | 2.6 | ||||
21:30 | 加拿大 | 6月Markit制造业PMI | 49.1 | ||||
04:30 | 美国 | 6月28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变动(万桶) | -755 |
11:30 澳洲联储公布利率决议。
——中国香港香港回归纪念日,休市一天。
——加拿大国庆日,休市一天。
7月2日亚洲时段,投资者首先关注中国市场的情况,其中中国香港因为回归纪念日休市。其次,投资者还要密切关注澳洲联储7月决议的内容。
澳洲联储洛威此前敦促本国政府通过扩大基建支出和生产力改革来提振国内经济增速,同时为下个月降息做铺垫。澳洲联储在6月4日进行了近三年来的首次降息,把基准利率从1.50%下调至1.25%。洛威指出,未来仍有可能降息。降息比以往的影响要小,但降息仍有效。澳洲联储本次决议降息的概率仍然很高。
欧洲时段,欧元区方面投资者关注欧洲的PPI数据,而英国方面,投资者关注英国的建筑业PMI,这两项数据仅仅会给市场的短线走势带来波动。
纽约时段,加拿大因为国庆假日休市一天,交易加元的投资者关注加拿大的制造业PMI,近来加拿大的经济数据表现不错,和美国的贸易协定谈判也有一定的进展。在商品货币中,加拿大央行的基调相对较为强硬,投资者关注加拿大数据给加元带来的指引。
另外,交易原油的投资者还需要关注API原油库存数据给油价带来的指引。
7月3日周三关键词:美国ADP就业人数、耐用品订单、ISM非制造业PMI
时间 | 国家 | 指标名称 | 前值 | 预测值 |
09:30 | 澳大利亚 | 5月商品及服务贸易帐(亿澳元) | 48.71 | |
19:30 | 美国 | 6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万) | 5.86 | |
20:15 | 美国 | 6月ADP就业人数(万) | 2.7 | |
20:30 | 美国 | 6月2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万) | 22 | |
20:30 | 美国 | 5月贸易帐(亿美元) | -508 | |
20:30 | 加拿大 | 5月贸易帐(亿加元) | -9.7 | |
22:00 | 美国 | 5月耐用品订单月率终值(%) | ||
22:00 | 美国 | 6月ISM非制造业PMI | 56.9 | 56.0 |
22:00 | 美国 | 5月工厂订单月率(%) | -0.8 | |
22:30 | 美国 | 6月28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万桶) | -287.3 | |
01:00 | 美国 | 7月5日当周总钻井总数(口) |
7月3日亚洲时段,投资者留意澳大利亚商品贸易帐的影响,然后主要关注中国市场的表现。
欧洲时段,经济数据比较稀少,市场走势更符合技术给出的方向。
纽约时段,美国方面将会有一系列重要的数据公布,这些数据的表现将会给晚间市场走势带来指引。小非农ADP就业人数将会给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提供参照,美国的贸易帐可以反应在全球贸易局势紧张的背景,美国贸易受到何种影响,更值得让人关注的是美国的ISM非制造业指数,该数据反应美国超过90%体量的服务业领域的情况,在劳动力市场下降,制造业数据低迷的背景下,美国的非制造业数据一直强劲,这样良好的势头能否延续呢?
交易原油的投资者也需要密切关注EIA原油库存数据给油价带来的影响。随着夏季的到来,这是美国汽车出行的高峰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原油的季节性需求,投资者关注原油和汽油库存变化对油价的影响。
另外,由于周四美国独立日休市,因此钻井平台数据提前公布,晚间交易原油的投资者需要关注钻井平台数据对油价中期走势带来的指引。
7月4日周四关键词:欧洲央行6月会议纪要、美国独立日假期休市
时间 | 国家 | 指标名称 | 前值 | 预测值 |
17:00 | 欧元区 | 5月零售销售月率(%) | -0.4 |
20:30 欧洲央行公布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美国独立日假期休市
7月4日亚洲时段,投资者留意早间中国市场的情况即可。
欧洲时段,投资者关注欧元区5月的零售销售月率数据,近来欧元区数据持续疲弱,且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明确强调将会释放出更多的宽松措施,如果数据继续疲弱,那么会给欧元短线走势带来波动。接着,投资者还要密切关注欧洲央行6月政策会议纪要。
在欧洲央行6月的会议上,该行预计将维持当前利率水平至少到2020年上半年;将确保通胀在中期内继续持续收敛至低于但接近2%的水平。但有消息人士表示,如果欧元区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0.4%之后再次停滞,那么欧洲央行将可能降息。欧洲央行的决议内容和市场预期出现了一些偏差,投资者密切关注本次纪要给出的欧洲央行可能降息的更多线索。
纽约时段,由于美国独立日休市,因此晚间市场行情波动料相对较为清淡。
7月5日周五关键词: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加拿大就业数据
时间 | 国家 | 指标名称 | 前值 | 预测值 |
20:30 | 美国 | 6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变动(万) | 7.5 | 16.9 |
20:30 | 美国 | 6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年率(%) | 3.1 | 3.2 |
20:30 | 美国 | 6月失业率(%) | 3.6 | 3.6 |
20:30 | 加拿大 | 6月失业率(%) | 5.4 | |
20:30 | 加拿大 | 6月就业人数变动(万) | 2.77 | |
22:00 | 加拿大 | 6月IVEY季调后PMI | 55.9 |
7月5日亚洲时段,投资者稍加留意中国市场表现即可。
欧洲时段,市场在晚间美国就业数据公布前交投应该会相对较为清淡,投资者为准备晚间非农报告而调整头寸,各主要品种波动幅度相对有限。
纽约时段,市场进入本周行情走势的高潮,美国劳工部将会公布6月份的就业市场报告。在上一次5月份的数据中,美国新增就业人数意外大幅度减少,再加之其他如制造业数据疲弱,导致市场对美联储7月降息的预期大大升温。本次非农就业报告是美联储7月可能降息前的最后一次就业报告,对美联储政策的制定有重大参考意义。
本次数据如果疲弱,那么不排除美联储很快降息50基点的可能,如果数据意外向好,那么美联储7月还不一定降息。所以本次数据,对行情走势的影响也非常关键,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
除了美国非农数据,投资者也要关注加拿大的就业数据,近来加拿大数据都表现良好,加之油价回升和美元走软,加元走出一波升势。美国就业叠加加拿大就业可能会加剧美元兑加元的波动幅度。
7月6日-7月7日周六和周日:无重大数据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1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