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带着在岸飞 人民币要去哪里
这两天没有什么新闻比美元兑人民币的飙升更吸引眼球了。
周一(5月12日)下午一直在开会,不能用手机。会后一开机,几十条留言都在问人民币贬值的上限在哪里。据说有些外资机构已经算出新的高点在7.20。甚至已经有人在说,周一的贬值就是为了对冲美国加关税的影响。
笔者建议大家先冷静一下。汇率市场调控的逻辑没有这么简单粗暴。
一、谁在驱动人民币快速贬值
离岸市场美元飙升在前,在岸市场紧随其后,这种情况意味着机构投机很可能是贬值的主要因素,代表实体经济态度的银行代客结售汇市场还有待观察。
离岸市场一直对各类信息比较敏感,波动也大。每当经贸摩擦加剧,离岸市场的悲观情绪都会强烈一些。离岸美元飙升的直接后果就是拉大了境内外的汇差,几百个基点的空间无疑会让跨境套利者十分兴奋,而套利的结果就是在岸美元也必然快速飙升。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
当然,机构投资者的跨境套利肯定会对一般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产生影响,看着不断上窜的汇价,大家心里不嘀咕才不正常。
这时一个问题就出来了:监管当局如何看待这种市场行情呢?
笔者个人感觉(仅仅是个人感觉,供大家参考),监管当局周一基本上是默默旁观,不然美元兑人民币无论在离岸市场还是在在岸市场都很难如此大幅上扬。
但千万别以为监管当局是在放纵贬值。除了市场波动目前尚未达到失控的状态以外,可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周一的银行代客结售汇市场并未出现严重的购汇恐慌。
笔者询问了几位一线的资深交易员,大家共同的感觉是金融机构很活跃,但客盘无论是结汇还是购汇都不是很积极,没有单边的购汇大潮爆发。
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强调过,对于监管当局,汇率点位从来不是其关注的第一重点,结售汇市场是否出现严重的单边行情才是其关心的首要问题。只要结售汇市场基本平衡,没有出现购汇井喷,静观其变往往是第一选择。所以周一的行情可能没有太多的政策暗示内容。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由于内部审批流程问题,监管当局还没来得及作出最终的决策。这就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周二(也就是5月14日)的中间价。由于周一收盘在6.8721,且隔夜美元指数波动不大,如果周二中间价明显低于6.8721,比如在6.8600,甚至更低,则说明无形之手可能已经将目前的波动视作潜在风险了。
二、市场调控不会预设汇率目标点位
监管当局与投资者之间是反复彼此作用的。监管当局很难提前预定一个价格指标,然后努力去促成它。因为一旦投资者察觉监管当局对市场走势有明显的倾向性态度,单边投机会立即令市场巨震,而这种趋同的预期很容易对市场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大家想想8.11之后的市场走势和外汇储备的压力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如果市场再次出现结售汇严重失衡,无形之手才会有所动作。但在那之前,具体的汇率点位究竟会到哪里就很难说了。即使美元兑人民币到了7.0附近,如果结售汇市场风平浪静,那么7.0破了也就破了,不是什么大事。如果美元刚到6.95就出现了购汇大潮,那7.0基本上就不要奢望了。
三、高度警惕民众形成“以贬值对抗加税”的预期
有舆论认为贬值是对抗关税壁垒的好办法。笔者不敢苟同,起码对于汇率监管当局而言,不会这样简单地想问题。
对于具体的某一个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对其出口竞争力可能有积极效果。但如果把目前的国际摩擦看作一个可能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发现这种策略风险很高。
一旦民众认为官方将贬值作为对抗经贸摩擦的必选项,那么一有关于贸易摩擦的负面信息出现,市场就可能掀起一波贬值躁动,因为面对一个确定的未来,没有人不想搭顺风车捞一把。这一方面会不断加大资本外逃风险,同时也会通过进口成本飙升、境内企业美元债务偿还成本骤增等渠道对国内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当然,实际影响还要更加复杂和多元,篇幅所限,不再详述。
出口部门一直都对贬值持积极态度,利益所在,情有可原。但作为宏观调控当局,考虑的范围要宽得多。从这个角度看,也不存在你加税我就贬值,加得越多,贬得越大的可能。
毕竟,民众对人民币的信心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news/10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