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012 上调62点
6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62个基点,报7.1012,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1074。同时,央行今日开展7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2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1700亿元。
由于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改善,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6月3日显著下跌,当天下跌0.40%,在纽约汇市尾市收于97.2838。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再度转弱。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是由短期、阶段性因素引起,进一步贬值空间有限。在可控、有序范围内,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助于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表示,中长期汇率水平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短期波动则更多取决于信息、政策变化和市场情绪影响。尽管今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充满挑战,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出口向好形势仍然存在,支撑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基石依然牢固。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中、外资机构普遍表示,目前并未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全年预测,未将人民币调弱。多家机构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汇率的表述不变,依旧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若不出现极端情况,在美元趋弱的背景下,人民币很难有效突破7.18,主流机构仍将全年预测放在7~7.2的区间。
人民币汇率有序波动利大于弊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再度转弱。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是由短期、阶段性因素引起,进一步贬值空间有限。在可控、有序范围内,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助于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各经济体之间经济运行及政策差异,决定了双边汇率大体走势。然而,无论是经济增长的差异,还是政策环境的不同,都难以解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现象。一方面,得益于较早较好控制住疫情,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并且受最新出台的政策支持,经济表现可能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另一方面,在非常时期,我国虽加大了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出台了一些非常举措,但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美利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表明经济增长、政策周期等趋势性影响因素并非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推手。
人民币贬值主要是由短期、阶段性因素引起。主要是美元走强,人民币被动贬值。
应看到,这些因素不具可持续性,其影响可能衰减。因美联储实施超大规模货币宽松及疫情冲击趋缓,美元指数难以进一步大幅走高。有鉴于此,再考虑中美经济增长、政策环境的相对表现,预计后续人民币继续贬值空间有限。同时,我国具有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政策工具储备充足,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无序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应该看到,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合理的,可控、有序的波动利大于弊。
一方面,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另一方面,汇率波动更多体现了市场化特征,符合人民币汇改初衷。
2015年汇改之后,外汇管理部门强调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外汇管理部门要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这均表明,人民币汇率展现出更大弹性符合政策导向。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双向浮动,也是提高宏观调控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有助于应对外部冲击。事实上,近年来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已得到展现。(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currency/rmb/14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