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从功能深化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阅读 :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需要各个货币功能的协调发展。分析当前人民币各项国际功能的深化程度,不仅要纵向看自身规模的扩大,更要与主要国际货币进行横向比较,认清自身位置,剖析差距原因,借鉴国际经验,更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人民币国际结算货币功能的发展

  (一)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快速提升。2019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经常项目下6万亿元,同比增长18%;资本项目下13.6万亿元,同比增长26%。

  (二)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但份额不足2%。人民币全球支付的份额从2011年12月第17位(0.29%)快速上升,到2014年12月已位居第5位(2.17%),之后持续在第五位和第七位之间波动(期间2015年8月曾达到2.79%,超越日元的2.76%居第四位),2019年12月为1.94%居第六位。全球支付市场仍然以美元和欧元为主导,英镑和日元是第二梯队,人民币、加元、澳元、港元和新加坡元的份额均在2%以下,为第三梯队。

  (三)人民币国际支付的地区集中度还比较高。从跨境支付来看,2018年香港地区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比为40.5%、新加坡为8.99%、德国为4.18%,其余国家或地区均在4%以下。

  (四)全球使用人民币的金融机构日益增加。截至2019年7月,全球已有2214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支付,较2017年7月的1989家增长11.31%,亚太、欧洲、美洲、非洲及中东等地区占比分别为46.7%、36.5%、9.0%和7.8%。

  人民币国际投融资货币功能的发展

  (一)投融资功能产生的人民币跨境支付快速上升。2009年以来,投融资活动产生的人民币跨境支付快速上升,2018年已经超过经常项目和双向直接投资,占跨境支付总额的51%,2019年进一步上升到55%,反映了投融资功能在人民币国际化中驱动力不断加强,逐渐成为主导功能。

  (二)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资本项目不完全可兑换,中国国际债券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在国内总债券中的占比也比较低。

  人民币国际计价货币功能的发展

  (一)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计价方面取得突破。虽然在国际贸易中“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模式普遍存在,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落后于结算货币功能,但2018年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取得了重大突破。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等9国先后在双边石油交易中采用了人民币结算。2018年3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挂牌交易,同时引入境外交易者。截至2018年底,INE原油期货成交量已经占到全球份额的6%。在其他大宗商品上,2014年9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开通了国际板业务,2018年5月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2018年11月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

  (二)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的培育才刚刚起步。作为最大的消费国和出口国,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大豆、铁矿石等多个品种的进口总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对天然橡胶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50%,而大豆、铁矿石和原油甚至远高于天然橡胶,分别在60%、60%与80%以上。但是,中国在大宗商品贸易上还缺乏定价权。比如,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国和消费国,并且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价格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价格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国际贸易中的基准价依然是LME价格,国际贸易合同难以用上期所铜期货价格进行计价。

  人民币国际交易货币功能的发展

  (一)人民币外汇交易量持续增长、交易类型齐全。2019年,人民币已位居全球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已经覆盖即期、远期、期权、外汇互换、货币互换等各类工具,形成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市场,但市场份额仍然较低,仅有2%。

  (二)开展人民币外汇交易的区域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开展人民币外汇交易的国家和地区数量超过51个,较2004年增加超过30个。然而,人民币外汇交易目前集中于香港和中国内地。

  (三)人民币外汇交易集中于美元。2019年外汇交易中主要国际货币的占比与2001年相比基本上都出现下降(除了在欧元交易中英镑占比有所提高外),反映了主要国际货币外汇交易币种集中度下降,交易货币功能提升。但是,人民币外汇交易中美元占比超过90%,并且2019年比2010年国际化起步时还提高了3.5个百分点。

  政策建议

  (一)以深化国际投融资功能为下一步重点。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10年,人民币跨境结算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增幅放缓,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全球贸易增长乏力、债务扩张快于实体经济增速的情况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从以支付功能为先导,转向以投融资功能为重点。

  在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深化投融资功能要扬长避短,侧重于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金融资产规模,辅之于稳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发挥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等主要货币利率的优势,扩大在境外的债券发行;推进中资银行的全球化发展,提升中资银行跨境债权债务中人民币的比重;另一方面,在拓展现有面向境外投资者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通道与额度基础上,深化取消RQFII额度的政策效应,完善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同时,研究借鉴美国对欧洲美元贷款和债券市场“长臂管辖”经验,从金融法律和监管上完善支持境外人民币贷款和债券市场的法律基础。

  (二)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深化国际投融资功能。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超过2.07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3.1%。但是其中跨境投融资收付占比只有16%,远低于60%的平均水平,反映了投融资功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量的增长,也将对投融资功能产生拉动作用。

  截至2019年末,中国在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与21个沿线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与9个沿线国家货币实现直接交易、与3个沿线国家货币实现区域交易。尤其是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成立,为投融资功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金融市场体系和法律基础相对落后,人民币投融资功能的发展,要以与具体的贸易合同或项目建设联系紧密、对市场体系和法律基础要求相对较低的贷款为重点。

  (三)打造境内人民币离岸市场。当前,香港已经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短期内有利于人民币跨境支付增长,因为香港与中国内地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占到40%以上,但是中长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因为香港与内地之间以人民币结算,但是香港与其他国家之间则主要以美元结算。

  从美元和日元国际化的历程来看,在境内设立离岸市场,是促进货币国际化的有效措施。中国更有必要在境内设立离岸人民币市场,一是因为人民币不是香港的法定货币,也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和结算货币,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的人民币存在转换成本;二是考虑到香港的经济规模不大,如果需要同时成为港元和离岸人民币两种货币的中心(尤其是港元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长期而言压力较大。此外,建立境内离岸人民币市场也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提升境内人民币定价权和国家金融安全。

  但是在短期内,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加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避免新加坡在人民币跨境结算、英国伦敦在人民币外汇交易上超过香港,保持中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将其定位为境内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借鉴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经验,在海南实行外汇管理“一线放开”、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的先行先试,推动投融资功能的深化。

  (四)探索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基础。货币国际化需要提升法律制度的兼容性,兼顾国内体系的同时,与国际规则相衔接。货币国际化各项功能,尤其是投融资功能的深化,最终需要依托于本国金融市场,尤其是本国金融市场的法律基础和监管制度。我国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成文法,与国际金融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存在很大差别,如果不解决法律基础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就难以走得更远。

  香港目前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但是香港的金融法律体系与内地存在根本区别。因此,有必要在作为境内离岸市场的海南自贸港,探索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衔接的金融法律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打造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层次基础。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本文标题:从功能深化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人民币新闻资讯-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currency/rmb/149179.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