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创设CBS宽货币到宽信用仍有距离
1月24日,央行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为银行发行永续债(含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提供流动性支持。
为何要用央票置换永续债?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新品种债券,市场对永续债的接受程度可能不高,因为永续债无固定期限,不能作为金融机构之间资金拆借的抵押品。而通过CBS将金融机构持有的永续债置换成央行票据后,机构可以将央票作为抵押品开展资金拆借,这相当于给金融机构增加了高优质流动性资产,同时还能获得持有永续债的利息收入,因而其并未因购买永续债而受到较大流动性压力。这样操作下来,机构对投资永续债的意愿将大为增强。
CBS会更能激发哪类机构购买永续债的热情呢?总体上讲,各类机构都会因CBS而愿意投资永续债,但相对来看,非银机构和流动性压力相对较大机构投资热情会更大。
这主要是因为,央行在创设CBS的同时也宣布,将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因此,对于大多数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主要是商业银行)来说,其购买的永续债本身就可以作为担保品来获取央行的MLF等支持,因而从获取央行流动性支持的角度来看,CBS操作对其吸引力并不太大。
但对于流动性压力相对较大的银行来说,CBS既不影响其从央行获取流动性支持的能力,还增加了优质流动性资产。对于非银机构来说,CBS在不影响其获得投资永续债利息收入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资金拆借的抵押品,相当于多了一条融资渠道。特别是考虑到银保监会同时发布允许保险机构投资符合条件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预计非银机构对永续债的投资热情会因CBS而明显增强。
CBS主要目的在于银行补充资本、缓解银行的资本约束,其对宽信用、稳增长的效果较为间接。而且,CBS并不是直接投放流动性,也不是要求金融机构定向支持某一特定领域,其主要意图在于缓解银行资本压力,通过缓解银行的资本约束来增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能力。
因此,CBS的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效果是间接推动实现的,不宜赋予CBS太多责任和期望。宽信用一方面需要宽松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但另一方面也不能“按着牛头喝水”,宽信用更需要通过大规模减税、放开市场准入等举措来改善企业预期、激发有效需求。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centralbank/pboc/8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