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央行加码宽松 全球央行加码宽松利弊共存
全球央行加码宽松,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下调利率可以应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并且有利于新兴市场的表现;另一方面,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全球利率水平整体仍一直处于低位,若通过下调本就处于低位的利率来支撑经济,或将催发资产泡沫或者增加全球债务风险。
从整体情况看,促使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鸽”的原因主要是为应对外部风险冲击以及提振内部经济表现。然而,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也暗藏着风险,需要警惕。
当前,全球大多数央行似乎正在达成一个共识――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以提振经济。从2018年末至今,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不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7月份《世界经济展望》的最新预测中,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了0.1个百分点至3.2%和3.5%。
贸易保护主义之风再起,地缘政治风险不断。面对不断出现的挑战,全球各主要央行纷纷向市场传递出了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以期利用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风险,提振经济。最新的消息就是美联储刚刚降息0.25个百分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央行加码宽松,影响却有利有弊:一方面,下调利率可以应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并且有利于新兴市场的表现;另一方面,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全球利率水平整体仍一直处于低位,若通过下调本就处于低位的利率来支撑经济,或将催发资产泡沫或者增加全球债务风险。
从整体情况看,促使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鸽”的原因主要是为应对外部风险冲击以及提振内部经济表现。目前,澳大利亚央行已经在6月和7月连续降息两次,以支撑国内需求。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洛威表示,降息主要是因为全球贸易前景的暗淡、推动薪资增长以及推动通胀率上升。与此同时,洛威表示,如有需要,澳大利亚央行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这一表态提高了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此外,亚洲多家央行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也进入了降息“大军”的队伍之中。为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韩国央行日前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5%,为3年来首次降息。并且韩国央行表示将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此外,新任土耳其央行行长穆拉特.乌伊萨尔(Murat Uysal)在7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将7天期回购利率从24%大幅下调至19.75%。此外,印尼央行在7月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5.75%,为近两年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而南非央行将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50%,为2018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
而在发达经济体方面,则需要重点关注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先于美联储召开了7月货币政策会议,但并未在会议上宣布降息。而随着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可能会很快跟上美联储的脚步。从欧洲央行在7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的表态来看,最快在今年9月,欧洲央行或将会实施降息,并且将会持续保持货币政策的宽松,以支持低迷的欧元区经济和始终难以达标的通胀率。
此外,对于日本央行而言,尽管受到全球主要央行放宽货币政策的压力,但在7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仍选择维持利率不变。不过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如果经济存在失去实现2%通胀率目标动能的风险,日本央行将毫不犹豫地采取额外的宽松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宣布降息为其他主要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定下基调。随着发达经济体降息或降息预期的加强,新兴市场经济体降息和提振经济的空间也有所扩大。而发达经济体利率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量资本从新兴市场外流的风险。
与此同时,全球货币政策环境的放宽为全球股票市场的上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美股市场为例,随着美联储释放出更多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美股也节节攀升,屡创新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美股市场已创下长达10年的牛市,而在此时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可能会面临制造资产泡沫的风险。
此外,全球较低的利率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助于刺激企业的生产和投资。然而,与此同时,低利率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那些偿债困难、增长前景黯淡的“僵尸企业”的“寿命”,但这并不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好处。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全球债务大幅增加3万亿美元,债务总额占全球经济产值的320%。在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全球债务总额仍在不断累积增加。无论是全球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还是居民债务均在不断上升。而当前新兴市场的债务总额也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9万亿美元。全球的低利率环境掩盖了市场对于全球各国债务的担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可以安枕无忧。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行动降低债务,不断增长的债务或将对其经济发展造成损害,令各国更难以偿还债务,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从短期来看,全球各主要央行通过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应对风险挑战,可能将获得一定成效。然而,与此同时,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也暗藏着风险,需要警惕。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centralbank/pboc/11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