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无限量QE”:大水漫灌的美联储能防止经济走向萧条吗
量化宽松(QE),俗称“放水”,全球主要央行于金融危机时采取的“力挽狂澜”之举,在推出之时就饱受争议。
3月23日,鲍威尔执掌下的美联储再出历史性举措:启动无限量QE,开放式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这无限量QE到底意味着什么?多家机构火速点评,而国内外机构也对美联储这一惊人之举存争议。
花旗银行评论称,美联储新一波措施意在吸收信贷风险,这是遏制和解决当前危机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的关键。
花旗银行指出,美联储宣布的措施比预期的更早更大胆,例如,向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并实际上采取无限量的量化宽松措施。即使需要逐步提高信贷措施的规模,但美联储对信贷风险的吸收仍可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因素。花旗也继续预计美国将采取非常庞大的财政货币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甚至将超过公共债务的增加。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经济学家鲁普基(Chris Rupkey)认为,虽然美联储政策正尽全力阻止经济的衰退,但已不仅仅是兜底的最后贷款人,而且还成了最大的买家。不要问他们会买多少,这就是无限QE。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的点评是“无用的宽松”,美联储能做的仅仅能够做到“以时间换空间”。
李奇霖认为,美联储将在必要时期扩大资产购买,不承诺固定的资产购买金额,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延缓疫情冲击下,居家隔离、总需求集中消失导致企业和居民部门出现资产负债表的风险。
由于美国经济是消费驱动型,减少外出和群聚型活动消失将使企业部门经营性现金流大幅缩水。美联储能做的是延缓疫情对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冲击,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抗疫,因为只有化解了疫情,才能让总需求真正恢复,毕竟无论货币多么宽松,在疫情肆虐阶段,是无法做到让消费者出门消费,让企业加快投资的。
因此,美联储能做的仅仅能够做到“以时间换空间”,该政策的推出是为了延缓企业和居民部门因经济骤停、内外部流动性收缩导致的集中出清的风险。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从历史视角分析认为,无限量QE的就是极致的货币信用化。次贷危机后的十年,全球靠着天量的货币终于获得了2%左右的增速,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全球大概率又见大规模的负增长。这个时候,银行肯定是不愿意信用扩张,因为不仅没有收益,而且会有大量的信用风险。所以只有依靠央行进行信用扩张。但是至少有一点,就是世界很难回到过去的样子了。
这一切,竟然都没有阻止美股低迷,市场究竟是在担心什么?
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认为,市场仍然有三大担心:
第一,市场担心疫情何时能控制住?3月23日全球确诊病例超过35万,美国快速超过3.5万,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还在大幅攀升。美欧跟中国国情不同,难以采取隔离、强制限制聚集等手段,导致控制疫情时间更长,代价可能更大。显然,货币和财政刺激对控制疫情作用不大,考验的是国家动员能力。
第二,市场担心经济停摆会否爆发失业潮?随着美欧疫情蔓延和防疫手段升级,市场普遍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将大幅负增长,货币刺激和流动性支持更像是止疼剂。正确的步骤应是先遏制疫情,然后恢复生产生活,最后扩大内需。
第三,货币能解决一切问题吗?比如股市泡沫、企业高债务杠杆、制造业外迁、产业空心化、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社会撕裂、美国梦暗淡等,这些正是过去长期货币超发埋下的风险。再次饮鸩止渴,是否陷入恶性循环?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centralbank/fed/14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