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两个大招成功推高股市 但却带来无穷后患
追求高通胀和持续放水,是美联储间接推高股市的两个大招。可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市场无法承受的巨大风险……
由于美联储的两项关键举措,股市有望在2020年延续2019年的涨势。这两项举措,是美联储在10月几乎同时发布的两项指令——一项是承诺在通胀大幅上升之前不加息,另一项是公开承诺在短期借贷市场为银行提供流动性。
总体而言,这两项举措被市场视作是一种刺激措施,尽管它们比为使经济摆脱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更为隐蔽,但对股市而言,这些举措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支持。卢特霍尔德集团(The Leuthold Group)首席投资策略师保尔森(Jim Paulsen)表示:
“美联储最大的追求,就是坚持通胀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讯息,除此之外,我想不到他们还想向我们传递什么。”
尽管这一讯息对2020年市场和经济前景的预测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人们担心危险会进一步加剧。
美联储的“通胀情结”
去年10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言称只有见到通胀率“大幅上涨”才会进行加息。在此发言前,美联储刚完成年内第三次降息,而投资者也正寻求关于美联储下一步行动的指导。自那之后,多位美联储官员公开表示将努力提高通胀水平,并发表声明宣称他们可以容忍通胀率超过其之前设定的2%的目标水平,以完成国会关于稳定物价的要求。在市场刚刚摆脱对即将到来的衰退的担忧之际,美联储的承诺帮助缓和了一些紧张情绪。
麦凯希尔兹公司(MacKay Shields)高级宏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Steve Friedman)认为,这一变化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已经考虑将2%的通胀目标从上限改为下限:
“美联储战略的这一变化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他们希望看到通胀率超过2%。这对未来一年的风险资产和经济增长非常有利。”
通胀与物价和利率上升有关,尽管总体上未来会维持低利率环境,不过弗里德曼预计,美联储的举措将导致政府债券收益率“虚高”。
回购市场幽灵浮现
美联储的另一个举措是对隔夜借贷体系的干预,即所谓的回购操作。9月中旬,金融系统现金紧缩导致了回购利率的短暂飙升,并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缩表的质疑——因为缩表会大幅吸收系统中的储备,并损害回购市场的平稳运作。自那之后,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回购操作,并决定将相关操作至少延长至今年第二季度。
对某些市场观察家来说,此举与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时期所采用的、用以压低利率并重振房地产市场的量化宽松政策十分相似。量化宽松通过向金融系统提供更多流动性,来帮助推升市场价格。但美联储官员们坚称,这个操作本质上与量化宽松不同,并仅旨在将其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保持在1.5%-1.75%的范围内。
尽管如此,美联储回购所导致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与同期股市的上涨几乎是同步的。自去年9月初以来,资产负债表已扩大超过了10%以上,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了约11%。虽然鲍威尔强调,从技术上来说这并不是QE4,但其影响与结果都是一样的。布莱克利咨询集团(Bleakley Advisory Group)首席投资官博克瓦尔(Peter Boockvar)表示:
“在危机后,到处都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人们都会把印钞、扩大资产负债表与提振资产价格联系起来。实际上,有时这一联系不是直接的,很多情况下只是心理上的。”
股市大幅走高,却带来无穷后患?
美联储这些举措的好处在于,在利率和美债收益率没有相应上涨的情况下,股市大幅走高。不过,其缺点也是巨大的。
美联储如今追求将通胀提升至2%,但一旦通胀过度反弹,事情可能会变得棘手。如果通胀率超出目标,美联储将不得不迅速加息。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消费者的,在此前,他们享受着低通胀的环境并推动经济复苏,而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他们很有可能会采取保守做法。伦巴德全球宏观研究(TS Lombard)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布利兹(Steve Blitz)对此表示:
“2020年为美联储制定2021年政策的困难提前打下了基础。他们最大的挑战将在今年的某个时候出现,届时美联储内部将面临加息的巨大压力。”
市场对美联储为利率正常化所做的努力,也存在一些质疑。2018年,当美联储四度加息时,标普500指数大幅下挫,创下自2009年中期以来的最差表现。布利兹表示:
“美联储不能让股市陷入熊市,他们承受不起像2018年12月那样的股市下跌。他们注入的流动性充斥着整个系统,以至于市场无法向人们回馈任何有关市场敏感性和市场对经济担忧的信息。”
投资策略师保尔森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追求通胀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会导致负面结果,与一开始的货币政策目标背道而驰。美联储希望通胀能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速度,部分原因是低通胀压低了利率,让他们在经济低迷时放不开手脚。但是,高通胀也会带来危险。保尔森表示:
“如果通胀数据发生根本变化,这件事可能会真正产生负面影响,投资者对政策的良好感觉和支持可能真的会迅速发生改变。”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centralbank/fed/13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