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五大失败的货币是如何崩溃的
一些加入了欧元区的国家现在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独立控制国家的货币政策。也许历史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1.德国纸马克
一战结束后的魏玛共和国是第一个发行了失败的货币的例子。《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向战胜国支付战争赔款。
然而德国没有能力支付这些赔款,法国和比利时旋即占领了德国工业区,德国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开始大量印刷纸币来支付工人薪资和战争赔款,最终导致了极度通货膨胀。最终在地产抵押马克取代所有货币时,兑换率已经成为了夸张的1:1万亿。
2.阿根廷比索
在1970年代中期欧佩克石油被禁运之前,阿根廷的经济一直处于良性发展中。人民和政治动荡持续,政府预算和财政赤字预示着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时期的到来。政府不是靠缩减开支或者临时借贷来填补缺口,而是开始大量印刷货币。1976年的一场军事政变加剧了经济的衰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同时加重了通货膨胀。到1982年,国家GDP大幅下跌,同比跌幅达12%,这是自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随着货币面值上不断增加零,通货膨胀也肆意恶化,直到新的比索出现并稳定了货币经济。最终,一个新比索的定价等同于1000亿旧比索(1983年以前)。
3.津巴布韦元
在1980年独立后,津巴布韦元的面值高于美元约25%。然而,在之后的数年,津巴布韦国内的许多问题导致了经济下滑。其中包括一次军事政变,这直接导致了国内多种不稳定因素,同时也使国民对金融系统产生信任危机。而政府开支加剧,工薪和物价管控开始实施,这又导致了大量的财政赤字。货币印刷机开始滚动起来,通货膨胀悄然上演。200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624%,2006年达到1730%。一年后,通货膨胀甚至放大到了11,000%,以亿为单位的货币开始发行。很快面值5亿、仅相当于2.5美元的货币出现。2008年,津巴布韦以1:1000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
4.秘鲁索尔
秘鲁曾经对外资非常有吸引力。1980年代,秘鲁增加了公共开支,却并未有任何计划偿还随之而来的债务。由于自由贸易政策减慢了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开始出现,投资资源也逐渐干枯。1985年,秘鲁政府选择用印蒂来取代索尔,兑换率为1,000:1。新货币的最大面值为1,000印蒂。到1990年,9月的通货膨胀率达到400%,1000万面值的印蒂出现,以应对飞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印蒂出现6年后,被新版的索尔取代,兑换率是10亿比1。
5.智利埃斯库多
1970年萨尔瓦多·阿兰德当选为智利总统。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党成员,他开始将工业部门国有化,并且提高社会开支以均衡分配社会财富。为此,他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这一开始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也刺激了通货膨胀。1972年底,智利通货膨胀率达到600%。一年内这个数值翻倍至1,200%,政府对这些属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银行的贷款违约。阿兰德政府被推翻,他自己最终自杀。1985年,埃斯库多被新比索取代,兑换率为1,000:1。
经验教训
在货币价值和稳定方面,并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一个国家的货币并不能游离在市场供需法则之外,因此当货币印刷得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少。紧急时期可能需要扩大货币供应,但是一旦危机解除,要想扭转货币政策就非常难了。就像历史证明的那样,在国家采取艰难政策稳定货币,并试图恢复经济之前,一场无法估量的危机和失去控制的通货膨胀总是难以避免。
本文地址:https://www.waihuibang.com/fxschool/fxstory/21815.html